辦好職業教育,賦能鄉村振興。為貫徹省委“三提三效”行動要求,落實市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,6月22日,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與涵江區江口鎮東大村簽訂校地戰略合作協議。學院黨委書記林建華、院長許冬紅,涵江區委常委、江口鎮黨委書記徐達威、鎮長陳海防等出席。
據介紹,新時期高等教育主要功能作用有人才培養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創新等。雙方找準這幾個契合點,旨在發揮職業教育在資源、師資、技術、平臺等方面優勢,以“校村共建”為載體,開展校地戰略合作,擴大教育外延功能,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基礎能力建設,助力鄉村振興。
協議指出,合作內容主要有五項。一是弘揚僑鄉文化,建立實踐基地。利用東大文化、旅游、生態等資源,建立攝影、攝像、寫生、研學等實踐基地,培養大學生專業應用能力、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。二是發揮專業特長,打造文創基地,共建具有東大村文化特色的創意產品研發基地。三是共享黨建資源,實現結對共建。促進雙方組織聯建、黨員聯動、活動聯辦,開展聯合主題黨日等活動。四是踐行文明新風,開展志愿服務。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開展敬老助殘、愛心救助、保護生態、鄉風文明、美化鄉村、志愿講解、科普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。五是講好“三堂課”,助力鄉村治理。依托湄職院省級社區教育基地和老年大學平臺,設立鄉村教學點,定期送教下鄉,講好“鄉村思政大講堂、鄉村健康養生堂、鄉村智能微課堂”“三堂課”,提升村民綜合素質,助力營造鄉風文明,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力。
儀式上,湄職院向東大村授予大學生實踐基地、社區教育基地、老年大學鄉村教學點等牌匾。
據介紹,東大村是著名的僑鄉,也是福泉古驛道入莆第一村,面積4.2平方公里,人口1793人,擁有古民居30余處,近年發展成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、鄉村振興省級試點村、省級傳統村落、福建最美鄉村、省三星旅游村等。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,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和鄉村景觀建設,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,建造創客示范空間,著力打造“十里蒜溪景、百年南洋風、千載驛道情”鄉村旅游品牌,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。